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南平市人民政府 >  走进南平 >  昨日南平 >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
2024-04-29 16:07 来源:南平市方志委 访问量:

    民国38年(1949年)9月1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行政区域划分的通令,境内设2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以下简称专署),第一专署驻建瓯,辖建阳、建瓯、浦城、崇安、光泽、松溪、水吉、邵武、政和9县;第二专署驻南平,辖南平、顺昌、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古田、屏南9县。
  1956年3月26日,建阳专署所属各县划入南平专署,因永安、闽侯专区撤销,所属三元、明溪、闽清3县划入南平专区。7月9日,撤销水吉县,三元、明溪县合并,改称三明县。1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南平市,以南平县城区和城郊5个乡为南平市的行政区域(次年1月挂牌),时南平专员公署辖南平市及南平、沙县、建宁、建阳、崇安、政和、三明、顺昌、将乐、古田、建瓯、光泽、邵武、尤溪、泰宁、屏南、浦城、松溪、闽清20个县(市)。
  1959年7月1日,松溪、政和两县划归福安专区,时南平专署辖18个县(市)。同年8月31日,闽清县划归闽侯专区。
  1960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平县,其行政区域划归南平市,时南平专区辖16个县(市)。同年2月,隶属福安专区的松溪、政和两县合并称松政县,驻地松溪。5月26日,南平专区划出三明县归三明市,时辖15个县(市)。
  1962年8月,松政县又分设松溪、政和两县。
  1963年8月30日,古田、屏南两县划归闽侯专区。1964年5月6日,划出南平、建瓯、顺昌各一部分地设立建西县,时辖14个县(市)。
  1970年2月17日,撤销建西县并入顺昌县。7月,松溪、政和两县合并称松政县从福安专区划回南平专区,划出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5县归三明专区,时南平专区辖9个县(市)。
  1971年6月17日,南平专区改称建阳地区。1974年12月6日,撤销松政县,恢复松溪、政和县,时建阳地区辖南平、邵武、建瓯、建阳、顺昌、浦城、崇安、光泽、松溪、政和10个县(市)。
  1983年8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邵武县,设立邵武市。1989年8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崇安县,设立武夷山市。1992年10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建瓯县,设立建瓯市,1994年3月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建阳县,设立建阳市。至是年底,南平地区辖南平、邵武、武夷山、建瓯、建阳5市和顺昌、浦城、光泽、松溪、政和5县,共127个乡(镇)10个街道办事处。
  
  

 表1-2

1994年南平地区县(市)乡镇、街道名表

单位:个
  

县(市)

乡政府名称

镇政府名称

街道

街道办事
处名称

合 计

52

 

75

 

10

 

南平市

3

大洋、巨口、赤门

13

王台、来舟、西芹、樟湖、夏道、峡阳、太平、塔前、洋后、茂地、大横、南山、炉下

6

水南、四鹤
梅山、紫云
水东、黄墩

邵武市

7

吴家塘、肖家坊、卫闽、金坑、张厝、大竹、桂林

8

拿口、和平、城郊、水北、下沙、洪墩、沿山、大埠岗

4

昭阳、通泰
水北、晒口

武夷山市

5

城东、岚谷、上梅、吴屯、洋庄

5

崇城、星村、武夷、兴田、五夫

 

 

建瓯市

3

水源、川石、龙村

11

芝城、东峰、东游、吉阳、南雅、徐墩、房道、小桥、迪口、玉山、小松

 

 

建阳市

3

崇雒、回龙、书坊

10

潭城、水吉、麻沙、童游、将口、小湖、徐市、黄坑、莒口、漳墩

 

 

顺昌县

5

郑坊、洋墩、际会、高阳、岚下

9

双溪、建西、洋口、水南、元坑、大干、埔上、仁寿、大历

 

 

浦城县

11

官路、古楼、九牧、管厝、万安、莲塘、山下、盘亭、枫溪、濠村、水南

8

南浦、富岭、临江、石陂、仙阳、永兴、忠信、水北街

 

 

光泽县

5

鸾凤、崇仁、李坊、华桥、司前

3

杭川、止马、寨里

 

 

松溪县

6

河东、茶平、旧县
祖墩、溪东、花桥

3

松溪、郑墩、渭田

 

 

政和县

4

星溪、外屯、澄源、杨源

5

熊山、东平、铁山、石屯、镇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