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与全国一样流行着天地崇拜,除官府按传统定期祭天地外,民间称天为“天老爷”、“天公”等,相信人间的一切祸福由天定。因此在发迹通泰时,少不了欢天喜地感谢皇天保佑;遇到危难或不幸时,也总是呼天唤地祈求老天的帮助。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婚丧喜庆,都要先拜天地再拜其他神灵。在百姓看来天最能主持公道,明察秋毫,故碰到双方争执不休或难以判明事情真相时,往往要对天赌咒发誓,来表明理在己方或自己清白无辜。
各地的天地诞日不同,古时延平人以正月初一为天诞日,初五为地诞日,皆设香案庭中,合家欢拜。汉以后,由于受道教的影响,俗信天庭上居住着众多的神灵,最高统治者是玉皇大帝,并把玉皇大帝看作是天的化身,闽北各地也有为数不少的玉皇殿、玉皇阁、玉皇庙。民间在厅堂祖宗碑位上立“天地君亲师之位”。
民间称土地神为土地公或土地爷,且已人格化,其神像多是衣冠着带,白胡须,手持金银宝,一副福寿相。在农村,土地公庙随处可见,田头地角、屋前宅后、街头巷尾,经常可以见到写有“福德正神”的小石碑或小石龛,那就是土地公庙,其数量之多为各种神庙之冠。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供奉土地公,甚至连猪圈牛栏也要土地公守护。土地公在神灵体系中等级虽然很低,但由于土地与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所以百姓还是很敬畏它的,俗云:“得罪了土地公,连鸡、鸭都养不活”,就是百姓敬畏土地公的集中体现。每月初二、十六日都要烧香祭祀,俗称“做牙”或“牙祭”,除了二月初二的“头牙”和十二月十六的“尾牙”外,平时“做牙”的祭祀简单,祭品也不太讲究,只要家常便饭就可以应付了事。不过,经商或家里有盖房、做木工等工程,“做牙”一般稍微像样些,祭品用来招待伙计或做工的师傅。许多土地庙中同时祀有神农神像,民间俗称“五谷神”。
古代闽北民间还有对石头的崇拜,建阳崇泰里有“仁义”石两块,乡民“岁时祀之”。有些民居的正门口或巷弄口及桥头等处往往竖立着“石敢当”,也是用来祛邪和祈福的。至今在邵武、浦城等地仍可看到有些路口竖有“泰山石敢当”的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