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南平市人民政府 >  走进南平 >  今日南平 >  南平特色 >  知名企业
产业数字化:永晶科技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未来
2024-08-04 11:54 来源:南平市工信局 访问量:
  福建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坐落于福建省邵武金塘工业园区,是一家以氟精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占地面积800余亩,现有职工900余人。主要以无水氟化氢、氟气为原料,生产下游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新材料、含氟电子特气,并进行新型含氟液晶材料和含氟有机化合物中间体的研发。

今年7月中旬,福建省数字办发布《关于2022年度福建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领域创新企业征集遴选结果的公示》,我市16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福建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晶科技)等4家企业入选福建省数字经济“未来独角兽”企业。

永晶科技位于邵武金塘工业园区,是一家经福建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是国内建厂最早、规模最大、品牌最佳的氟化工企业之一。多年来,该公司一直以专业的精神、卓越的品质,引领行业的发展,拥有专利158项,其中发明专利62项,参与5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的起草,已成长为全国最大的含氟精细产品生产企业之一。

改革实现强企

走进永晶科技的过程安全实验室,研发副总监罗伟棻和实验室主任陈丽凤正带着科研团队进行工艺流程热风险评估。

“这个过程安全实验室是我们家门口的国家级实验室,它不仅可以为我们公司服务,而且可以为整个金塘工业园区的企业进行安全评估,进而服务全省乃至全国。”罗伟棻说。永晶科技在2021年8月过程安全实验室顺利获得CNAS认证,成为目前福建省内唯一一家过程安全实验室,这为今后公司化工产品的工艺风险质量评估提供了更有力、更专业的技术支撑。

如今发展势头强劲的永晶科技,曾是一家亏损国企。2001年,邵武市氟化厂因严重资不抵债,宣布破产,邵武市政府决定公开向社会招商。福建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桅龙接手企业后,将其转制。转型的第一年,崔桅龙投入资金1200万元,购买了年产1万吨氢氟酸生产设备,接收了原企业300多名下岗职工,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大力开拓市场,并将科技创新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

改革初始,企业就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在加大研发经费和人员的同时,与浙江大学、福州大学、武夷学院、中科院上海研究所、中科院物构所、中科院稀土所等高校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成功突破氟代反应新技术,工艺流程大为简化,反应步骤减少,成本大幅下降,大大减少了原材料的损耗和污染物的产生。2003年企业实现销售额1亿元,同比增长3倍多,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永晶科技已经拥有深厚的技术人才储备,具有很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其半导体等级电子级氢氟酸等产品全国领先,不仅进入了国内核心企业的采购目录,更是成功立足欧美、日本等海外市场……“20年来,永晶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已超过150多项,目前,这些专利大多都已经转化成生产力,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永晶科技邵武分公司总经理曾献勋说,得益于科技创新,公司每年的原材料成本就可以节约2000多万元。

构建智慧“大脑”

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一个人,自动化设备是强健的肌肉,那么信息化系统就是智慧的大脑。多年来,永晶科技在技术创新、设备自动化等方面一路高歌猛进,同时也在信息化建设上阔步前行。

“发展初期,企业通过运行中控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并不完备,要实现全面高效化生产,提高公司总体实力,还需要在信息化建设上加大投入。”福建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献勋说,从2018年11月开始,永晶科技大力推进公司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中控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该项目集成了DCS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控),能源管理系统以及用友U8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管理系统等,实现从采购到生产计划、生产排程、生产全过程,集中调控各工艺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全流程数据采集与展现,实现高效化、智能化的生产管控。

历经半年,永晶科技完成了第一阶段平台建设后,于2019年5月开展第二阶段数据对接,搭建了生产现场可视化视频监测系统,实现系统与设备数据的对接。“从2018年至2020年,我们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与龙岩市天宏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对接完成了中控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达到了预期满意的成效。”曾献勋说。

搭建智慧“大脑”最为直接、显著的成果是生产管理效率的提高。以DCS自动化控制系统与用友ERP系统运用为例,其对生产进行高效实时的进度跟踪,有利于管理层及时准确的了解、调度和监控生产流程,保证订单进度信息的及时反馈,从而能够合理调配资源,提高生产运作和生产管理效率。

此外,公司的生产流程进一步规范,管控得到加强。基于公司的信息化应用的外部软件品牌基础,引入用友ERP系统实现公司内部流程的一体化运用,系统对销售、采购、生产、库存管理等关键流程进行流程梳理、管控设置,对关键流程进行规范。并针对四氟化碳、六氟化硫生产线导入DCS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对设备、生产工艺调节的集中化管控,减低设备管理与生产管理的难度。

融合提升效率

“中控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成,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曾献勋说,过去,全厂每天要生成大量的手工报表,费时费力,现在都可由计算机来处理,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数据的处理、传输速度加快,报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生成,生产、销售、库存数据可以及时得到,各部门的业务实现计算机管理,报表电子化,实现了信息共享。而系统通过从销售接单、采购、生产计划、工艺制程、产品检验成品发货整个过程中对资源的优化与统筹的安排,使公司的管理真正进步成为企业资源的综合管理,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网络优势,实现整个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信息化管理水平。

永晶科技俯瞰

不仅如此,企业通过两化融合建立统一的生产流程协同管理平台,利用用友UAP定制化开发平台,帮助公司以生产数据为来源,自动统计分析,通过各种不同的角度对数据进行剖析,并以图形化的方式直观的显示出来,这些统计分析有助于企业评价生产完成情况,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一组组数据可以直观看出变化:

公司的生产半成品在进入下一道工序前的检验结果,半成品瑕疵率从2018年的40%降至如今的20%;

通过生产过程实时监测与进度即时查询,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追溯、可关联,生产效率提升了50%;

系统与设备数据的对接,使得生产全流程的数据采集与展现,实现高效化、智能化的生产管控,生产成本降低15%;

中控与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及自动化生产设备投入,减少了管理岗位及生产作业人员的投入,降低人工成本53%。

……

探寻永晶科技的创新发展之路,令人深刻感受到高科技系统以及自动化生产设备的介入改变了传统生产模式,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解决了当前化工行业共同面临的产品制造问题,具有极大的示范价值。

创新之路永无停,改革发展无止境。今年5月,嘉庚创新实验室与晶禾投资在厦门大学举行签约仪式,合作成立福建永庚科技有限公司及联合研究院,共同运营高端电子化学品产品线并将持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

“当前正积极布局电子工业高端清洗剂及除胶剂等半导体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市场,此次与嘉庚创新实验室的产业化合作,是核心团队创新之路的新起点。”崔桅龙说,“我们将依托科技平台,更有力地推动项目成果的转化,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推动企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用科技引领产业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