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访光泽县委书记陈中民:全力以赴拼经济、拼项目、拼发展 打造闽赣省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幸福小城
2023-03-17 18:30 来源:大武夷新闻网 访问量:

访光泽县委书记陈中民:全力以赴拼经济、拼项目、拼发展 打造闽赣省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幸福小城

这是日前拍摄的光泽和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拟新建一座占地87.8亩,处理规模为每日3.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建成后,可为园区内的肉鸡宰杀、鸡肉生产加工等企业提供污水处理服务,有效改善富屯溪和顺段水环境。 (陈可 摄)

访光泽县委书记陈中民:全力以赴拼经济、拼项目、拼发展 打造闽赣省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幸福小城

连日来,光泽县鸾凤乡“十里花海”油菜花盛开,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光泽县鸾凤乡加快花香十里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及旅游业态,全力打造出一个集观光体验、休闲养生、摄影写生、教育拓展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园区。 (陈可 摄)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新春伊始,省委部署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光泽作为全国唯一“中国生态食品名城”,如何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以拼抢姿态抓产业上项目促发展,奋力打造闽赣省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幸福小城?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光泽县委书记陈中民。

记者:“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向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吹响了开局之年加油干的冲锋号角。请您谈谈光泽如何贯彻落实省委这一重要部署?

陈中民: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之年当有开局之势、关键之为。光泽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迅速研究制定行动方案,立即召开动员部署会,动员全县上下持续“闯”的精神、“拼”的劲头、“干”的作风,迅速掀起争优、争先、争效的热潮。

围绕落实省委“三争”和市委“三好”行动部署,我们聚焦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精准发力,精准谋划,提出“三拼”,即:拼经济、拼项目、拼发展,并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城西新城建设、乡村振兴和环带建设、工业园区提升、重大产业项目攻坚、重点难点攻坚等五个指挥部,采取专班方式推进。按照“三化五定”要求,梳理了五大领域需重点突破的36个重大支撑项目,总投资达114.63亿元,建立了“指挥部+县直部门+乡镇+国企”协同推进机制,层层抓项目、促落实、比进展、亮进度,以重点项目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提升。

聚焦开局之年加油干,我们提出了跳起摸高的奋斗目标——全力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要求增速必须“三高于”:坚决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继续高于全国、高于全省、高于全市平均值;排位冲进“第一方阵”,即主要经济指标排位冲进全市“第一方阵”、各项工作考核排位冲进“第一方阵”,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全面突破、全面提速、全面争先。

记者:近年来,光泽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生态食品城”建设,聚焦建设区别于大城市的有温度、有感觉的闽赣省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幸福小城,加快将光泽打造成福建向江西展示绿色发展成效的新窗口。在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中,光泽有什么具体的思路和举措?

陈中民:光泽是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区、闽赣省际边界枢纽,生态环境是光泽的最大优势,是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气。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市“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地”发展定位,积极主动融入“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局,着力构建“一区四带”发展格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上敢打头阵、勇当先锋、争做标杆,进一步建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等生”。重点做好三件事:

一是在打造全域和美“好生态”上勇争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让绿色始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自然生态方面,主动融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河流、森林、田园等风景打造,重点要做好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森林生态安全屏障、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和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等项目的有机衔接,打造处处是风景、处处见风情,青山绿水、诗画田园的美好图景。人文生态方面,围绕展现“创新开放、从容包容、绿色集约、和谐睦邻”的幸福生活图景,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深化推进“下午茶晚餐会”“围炉煮茶、夜谈家话”等活动开展,凝练提升商周文化、朱子文化、红色文化、关隘文化等多元文化精髓,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光泽发展软实力。区域生态共建方面,立足闽赣边界枢纽区域优势,充分发挥武夷山国家公园的辐射效应,全面融入重要节点重要通道建设,着力构建“一环四通道”生态文旅环线,串联龙虎山、大觉山、葛仙山、马头山和武夷山国家公园,建好对外展示窗口。用好抖音直播基地等平台,不断吸引江西的游客,着力构建“买江西、卖江西”“买福建、卖福建”乃至“买全国、卖全国”区域商贸平台。

二是在培育绿色低碳“好经济”上勇争先。好经济是发展的动力,奋力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高质量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加快变生态要素为生产要素、生态价值为经济价值、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聚力振兴实体经济,持续做实做优“一只鸡”“一瓶水”等实体经济,全力支持圣农补链强链、拓张国内外市场,打造千亿白羽肉鸡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水、渔、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发展,开展工业园系统梳理和提标改造,推动生态食品产业集中集聚,力争年底前培育形成产值规模亿元企业数10家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聚力发展文旅经济,充分挖掘全县文旅产业发展潜能、文旅经济亮点,加快推动止马闽赣省际生态文化示范园、司前干坑红茶小镇和越野休闲营地、寨里武夷山国家公园门户社区和山头村省际休闲区、李坊休闲小镇、鸾凤乌君山文旅观光带等重要节点建设,加快培育研学旅行、体育休闲、越野体验、健康旅居等文旅新业态,提高旅游产品吸引力,进一步聚人气、提设施、树品牌,把光泽城市的形象、城市的品牌打出去。聚力抓好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当前拼经济、拼项目、拼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围绕圣农集团、武夷山水、泽汇渔业等龙头企业,精准梳理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项目。突出食品品牌园、竹循环园、电子科技园三大产业园区精准招商,力争年内引进产业项目30个以上、亿元项目10个以上。

三是在共建宜居宜业“幸福城”上勇争先。紧紧围绕打造区别于大城市的有温度、有感觉的“幸福小城”的目标,坚持生态惠民、绿色富民、发展为民,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一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推进乡村振兴的产业带动模式,发挥好圣农等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探索推广“土地流转+优先雇佣”“农民入股+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加快将无骨鸡爪、农产品烘干加工等食品产业导入乡村,做强做大粽叶加工、中药材种植加工、竹产品加工等产业,带动村财增收、村民致富,确保全县86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稳定在15万元以上。另一方面,全力推进城市品质提升。把城市更新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统筹推进城西新城、圣农新城建设,加快推进镇岭片区、武林路沿线等老旧小区改造,集中精力策划实施一批符合中央资金投向的城市更新项目,谋划新建一批花海公园、口袋公园,力争2023年全县完成更新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把城市建设得更加温馨舒适便利。

记者:组织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光泽在工作机制层面有哪些具体抓手?如何进一步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陈中民: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主体对象是党员干部,实施效果主要也看党员干部。今年,我们把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和近年来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好机制好做法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干劲、转作风、促落实。一是干部下沉机制。健全完善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民营企业、重点项目、优秀人才和乡(镇)、村(社区)制度,建立“四进”(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项目)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深入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二是闭环落实机制。按照“三化五定”的要求,梳理配套项目清单,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责任单位、责任人、进度要求,实行日跟踪、周调度、月分析、季盘点和挂牌督办。建立定期听取重点工作汇报常态化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定期听取各专项指挥部工作推进汇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三是正向激励机制。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蹲点考察、一线考察、专项考察“三察”机制,完善及时奖励激励机制,继续选树表扬一批先进典型,推动受表彰的集体和干部在评先评优、提拔晋升等方面优先优待,进一步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本网采访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