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帝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产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的精细化工企业。工厂位于邵武金塘工业园,总投资6亿元,占地371亩,有300多名员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纺织品、薄膜和胶粘剂等领域的抗光老化领域,大量销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欧洲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2020年通过ISO9001认证,2021年通过ISO14001体系认证以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近年来,企业投资4500多万元对原有生产线和管理系统进行技改升级。其中,在管理系统建设上投入300余万元引进优稳UW500智能化工厂项目,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应用让企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节能降耗效果显著,综合效益持续提升。”日前,在邵武金塘工业园区泉岭路1号,福建帝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龚明武介绍,公司从观念转变、意识强化、管理需求、技术支撑、应用实现等方面逐步推进,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基础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帝盛科技设立之初,我们就意识到加强成本管控,在化工产品生产的控制过程中引入工业智能来替代人工操作的重要性,让数字化生产助推生产效能提升。”龚明武表示,化工是高能耗产业,具有生产装置大型化、密集化、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过程紧密耦合等特点。推进数字化转型,是化工企业创新升级的源动力。化工行业企业要聚焦设备管理不透明、工艺知识传承难、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水平不高、安全生产压力大等痛点,以设备智能管控为切入点,在设备健康管理、智能化生产、供应链协同、安全监控等方向开展数字化转型。
走进帝盛科技有限公司中控室,中控大显示屏和14台电脑组成了整个厂区的核心“大脑”。中控室工作区内三排电脑屏幕显示着各个生产区域机器设备运转情况,工作人员正目不转睛关注着车间设备的参数变化,一条条数据信息在不断滚动着......中控大显示屏无死角展现每个工段、每个区域的实时生产情况。
帝盛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科长助理宗德巧介绍,公司不断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按照“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关键先行”的思路,导入由杭州优稳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优稳UW500智能化工厂项目。该离散控制系统硬件装置采用控制装备冗余容错、性能在线监控、高适应性智能模块等技术,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智慧生产等信息化模块为平台,发挥多领域工程对象模型、集群分布式实时数据库、多环境集成编程开发、多领域安全控制与安全防范等技术优势,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适应性特征,实现了生产装置运行自动化、操作可视化、信息数字化、管理网络化、数据集成化、运维智能化。
据了解,优稳UW500智能化工厂项目通过数据库整合,让企业实现了从领料到配料、生产,再到出料、成品包装的全流程自动化。项目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将分布在全厂范围内的各种控制设备的数据处理设备连接在一起,打通各个环节的信息孤岛,实现设备、人、物、信息的互联,整合DCS、用友ERP、流量计、压力变送器、DCS控制系统、自控阀门参数等各项生产主数据。通过数据治理,建立标准、统一的数据体系,实现DCS、用友ERP等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保证传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生产进度、合格率、QC 质检结果、车间叫料需求、MRP计划排程等业务数据能够及时下发到用户终端,为高效的生产执行、及时的问题反馈处理提供保障,提高生产效率、库存周转率、故障处理效率,实现各部分信息的共享协调工作,共同完成控制、管理及决策功能,使生产操作更加“聪明”,实现企业资源配置优化、生产管理精细化。
近年来,帝盛科技有限公司在市场和行业竞争中勇立潮头、争先进位,离不开以创新增效益,以智能创效能的关键举措。企业通过引入智能管理系统软件、新增智能制造装备和机房设备、建设车间网络等,利用数字化制造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生产制造的全过程智能管控。同时,形成了以“计划排产—动态调度—全程可追溯制造”为特征的智能管控新模式,使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控在每个车间落地见效。
在帝盛科技各生产车间,优稳UW500智能化工厂网络统筹采集全局数据,把生产中产生的温度、流量、压力等数据收集起来,工业大脑利用智能算法优化引擎,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助力车间操作人员进行生产过程优化,实现从“经验指标”向“数据指标”转换。“数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局部工程,需要有定制化的平台对它进行全面控制。”宗德巧说,帝盛科技建立起的这套数字化生产全流程交互体系,并不是简单的“一揽子方案”,而是为企业量身定做,能够真正实现化工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多层次体系,在遵循合规的前提下,将助力公司进行更透明、更高效、更精准、更灵活、更环保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数字化转型还助力企业降低了生产风险率,提升了安全水平,实现全生产流程安全数据的汇聚与应用。在安全保障方面,优稳UW500智能化工厂涵盖ESD(紧急停车系统)、SIS(安全联锁系统) 、ETS(紧急跳闸系统)、FGS(火灾及气体检测系统 )、BMS(燃烧管理系统)等,加上运用危险源视频监控,确保能够及早发现隐患,在避免人员设备伤害的同时,还避免了操作工盲目进入现场,能够有效防范事故发生。宗德巧说,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帝盛科技深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数字化设施设备及监管平台的数字化改造,确保企业将安全隐患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让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迈上了更高的台阶。
“我们深刻体会到,得益于优稳UW500智能化工厂项目对企业生产工艺和能源的加工、输送、存储,以及各项过程数据的采集、加工、分析、处理,实现对生产工序对标评价、能源实绩、能源计划、能源平衡调度、能源需求预测、能源设备管理等全方位的监控,在极大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项目实施后企业能源消耗降低约25%。”龚明武说,优稳UW500智能化工厂项目最大的优势在于,降低了企业工业成本与环境成本,从提升产品质量、破解质量技术难题、加快新产品研发速度三个方面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公司全面实现了业务处理与经济核算一体化管理,企业综合成本降低约20%,有力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该项目成熟实施后,公司在生产经营信息化管理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净利润快速增长。
“化工行业在数字时代要实现敏捷高效、绿色低碳发展,应对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必须通过组织、技术、业务等方面的转型,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龚明武认为,在国内化工行业数字化浪潮全面袭来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既包含着化工企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在许多领域发生连锁冲击:价值链因数字化而改变、生产力和创新能力因数字化而提升、商业模式和竞争力因数字化而革新、产业格局因数字化而融合乃至重构。面对挑战,帝盛科技因势利导,聚焦主责主业,加大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力度,打造系统完备、互联共生、创新活跃、安全稳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底座。
龚明武说,化工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在组织方面,要以人才为核心,尤其是需要培养既深刻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等业务,又具备数字化运营经验的复合型技术人员。技术方面,企业应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提高运营能力和产品质量,保障数字化转型的顺利实施。在业务方面,数字化转型将促进化工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水平大幅度提升,为行业数字化创新带来可资借鉴的经验。目前,帝盛科技聚焦生产经营、设备管理、安全环保、供应链协同等业务环节,深入推进智能工厂项目建设,生产工艺不断提升,生产装备的系列化、系统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都有了长足的进展,企业创新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在帝盛科技紫外线吸收剂及紫外线吸收剂配套原料中间体生产基地项目现场,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工地上热火朝天。尝到数字化“甜头”的帝盛科技,去年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在现有的百余亩厂区旁,再扩建占地200亩的生产基地,项目明年投产后,企业将实现产量翻番。“未来,帝盛科技将在数字化智能制造工厂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数字化中央管控、标准化管理运作的模式,并尝试深化产学研联合创新。”龚明武表示,帝盛科技将紧跟数字化发展的前沿,不断抓基础、强主业、育长板、增韧性,让数字化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