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工商职能,突出精准扶贫、突出好事实事、突出基层党建,依靠当地优势,认真制定帮扶举措、落实帮扶责任、主动有效作为,扎实推进“挂钩帮扶、互动联动”工作,增强挂钩村的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村民生活明显改善、村风民风更加文明、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的目标。
二、健全制度
1.建立挂村工作调研制度。由局领导带队,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职能科室人员深入东溪口村调研,指导该村立足实际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了解需要帮扶的项目及应对举措。
2.建立挂村联席会议制度。与建瓯市市场监管局,东峰镇党委、政府及东溪口村两委建立帮扶互动联席会议制度,结合下村调研,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加强沟通、协调,为东溪口村提供有力的工作指导,及时协调和帮助该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3.建立挂村工作议事制度。将“挂钩帮扶,互动联动”列入局务会、局长办公会议程,及时研究、安排挂钩帮扶工作,了解掌握东溪口村工作情况,结合实际制定每年挂钩帮扶《工作计划》,落实挂钩帮扶相关工作。。
4.建立挂村联络员制度。指定专人为“挂钩帮扶、互动联动”联络员,定期与挂点村和联席会议单位沟通联系,上传下达、反馈情况,负责各项帮扶举措的推进落实。
三、帮扶举措
1.立足职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当好惠农政策的宣传员、消费维权的守护员、脱贫致富的助推员、牵线搭桥的服务员,尽力帮助当地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实现既输血又要促进该村发挥自我造血功能,真正帮助贫困户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帮助全村农民树立致富信心。
2.结合实际,引导农民抱团经营。针对该村运输行业发展、农民种养殖实际情况和当地自然资源,选择成熟时机,鼓励帮助挂钩村农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形成合力;帮助联系农产品经纪人,为当地农产品拓宽销路、提升附加值,推动当地农业生产得到更好发展,促进共同致富。
3.突出重点,维权惠农红盾护农。以农村日常大宗消费和农资消费为重点,加大维权、监管力度;以“红盾护农”系列行动为抓手,加大对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农膜、肥料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消费权益。
4.加强协调,加大帮扶支持力度。市工商局在每年向东溪口村提供不少于3万元帮扶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相关企业、单位、社会公益组织的联系,多方协助筹措资金、实物,加大物资帮扶力度,不断改善村建条件;帮助联系培训教育机构,强化技能帮教,对一些有致富愿望的青壮年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和知识培训,提高其从业能力。
5.结对共建,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南平市工商局机关党委与东溪口村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引导发挥该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共同提高党支部党建工作水平,促进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动员非公企业党组织和个私协会员,积极参与到帮扶互动工作中来,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大帮扶支持力度。
四、工作要求
1.领导重视。为强化对帮扶互动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工商局成立由市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领导为副组长,机关各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挂钩帮扶、互动联动”领导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依托在机关党委,负责日常挂钩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局领导兼任。
2.扎实推进。要将“挂钩帮扶、互动联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开展专题研究,认真落实和部署,做到人员、举措、责任三到位;要持之以恒落实联系制度,与挂钩村保持密切联系,帮助寻找发展路子,落实增收项目,解决资金难题;各科室、各单位要根据需要,相互配合、商讨办法、解决难题、协同落实,确保各个项目的全力推进。
3.确保成效。相关科室和单位要按照任务分解,认真落实责任,把帮扶工作目标任务量化到项目,细化到时点,落实到人头,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确保我局第五轮“挂钩帮扶、互动联动”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